
加盟电话和微信:
166-6379-9903
杜康文化
发布时间:2017-01-28 作者:
酒礼酒礼,酒与礼捆绑在一起,礼是礼,酒礼是礼,酒也是礼。可能读起来绕口,但稍微琢磨,便明白我话里的含义。至于酒也是礼的定位,最低级的理解不外乎,酒可以当礼送,或者送礼就送酒。央视那句广告词说得好:“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某某金。”大概过于直白了,后来广告被取缔,可留下的余音,久久地在观众耳边回荡。
从古至今,酒当礼送出的事例太可观了。历朝历代都有各地王侯给皇帝进贡的传统,礼品单中滋阴壮阳的东西不在少数,酒肯定位列前十名,于是就有了这贡酒那贡酒的美称。而且,各地为了“贡”上有名,不惜无中生有编撰出“贡”闻。官员间的礼尚往来,定会少不了本地的特色酒。民间呢,串亲访友带上几坛子自酿的美酒,那绝对拿得出手来。据史料记载,明清时期,沧州生产的黄酒“沧酒”,曾经风靡大江南北。路过沧州求得几小坛“沧酒”回家送人,成为贵重的礼物。由于正宗的“沧酒”一坛难求,即使弄点外围的套牌酒,也显得很有脸面。
这些都是老黄历了,我没有眼见为实的经历,全是从字面里淘来的。不过呢,倒是记起些亲历的往事。
我小时候常去姥姥家过年,大舅去他老人家的外戚长辈家里拜年,都要放上两瓶高粱酒,总共一二元钱,却在表达最诚挚的情义。而姥姥娘家的后辈们来拜年,自然也放上两瓶酒。姥姥一般象征性地拿出来,表示已收到,再随手押回去。我刚参加工作时,凭票买了几瓶特供的白酒,如泸州大曲、双沟大曲、古井贡等,拎回老家当年礼,父亲都珍藏起来。既舍不得自己喝,也舍不得送人,其中四瓶古井贡酒放到了今天。每逢春节回家便打陈年老酒的主意,但无论怎么动员哄骗,都撬不动老爷子的酒柜。
联系我们
在一起•向未来